top of page

中醫供過於求 業界「鬥平」求存「每月500元任睇」

  • 轉載自《星島日報 》
  • 2017年1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StartFragment

中醫市場人手過剩情況愈趨嚴峻,甚至掀起行內惡鬥,或拖垮地區醫療服務質素。現時本港有九千九百四十四名註冊、有限制註冊及表列中醫,加上中醫執業資格試報考人數近年急升,本報翻查歷年中醫執業試報考人數,兩年間激增兩成七,令中醫近年供過於求。現時中醫市場「鬥平」取勝,不但有中醫標榜「每月五百元任睇」,亦有中醫診所與團購網合作,把中醫調理當「商品推銷」。據悉,醫療集團以低底薪高拆帳形式聘請新晉中醫師的做法普遍,年輕中醫就算加入非牟利團體工作,也被逼面對「跑數」壓力。 記者 王東亮 郭增龍 根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資料,現時本港共有九千九百四十四名註冊、有限制註冊及表列中醫,業界普遍認為已出現人手過剩現象。 加上本港中醫執業資格試報考人數近年急升,當中不乏內地中醫畢業生,本報翻查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資料,發現出席中醫執業資格試的人數以往一直維持在四百五十人左右,但數字在一五年增加至四百九十二人,去年更急增至五百七十三人,考生數字在短短兩年間上升兩成七。由於及格率未有明顯下跌,及格人數由過去約二百人,增至去年的二百三十七人。 畢業生無機會面試 換言之,去年新加入中醫市場的人數,較兩年前增加一成七(見表),加劇飽和情況。中醫搵工困難,行內亦掀起惡鬥,有中醫為保飯碗,更被逼「跑數」。 正方中醫藥診所中醫師彭俊生不諱言,剛畢業而又缺乏診症經驗的中醫師最難搵工,「我也不時收到應徵電郵,大多來自內地畢業生,希望能到診所跟診,但因為他們沒有經驗,所以連面試的機會都無。」他估計,中醫師過剩的情況會在未來一兩年加劇,「因內地大學若招收港澳生,中央政府會有補貼,所以吸引廣州多所中醫院校瘋狂收生,早年一所中醫院校可以錄取一百至二百名中醫學生。剛好這班學生明年開始畢業,估計不少會湧到香港執業。」 內地收港澳生 中央貼錢 香港前綫中醫聯盟主席李穎強認同,本港大學每年培訓的中醫畢業生人數不足一百人,故認為近年大幅增加的執業試報考數字,大多是從內地大學修畢中醫學位後回流的港人。他直言,「有些內地院校收生不設入學試,基本上只要你願意交學費就可以入讀。」他又批評,本港的執業試難度不足,擔心未能為業界的水準把關。 現時中醫人手供過於求,康河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古鎧綸形容,市場已出現飽和,「始終中西醫病人數目仍有很大差別,西醫一天看一百至二百個症,好平常,但年輕中醫一天看二十至三十個症,已算很不錯,所以兩者需求差好遠。」他更指,中醫市場競爭愈見激烈,更出現惡鬥,「行家都在鬥便宜,不止私營中醫診所,連非牟利機構(NGO)也加入競爭。」 移師街市診症慳錢 他舉例,有NGO轄下的中醫服務推出「每月五百元任睇」,也有中醫診所與團購網合作,講明一定金額包多少次中醫調理服務,「行家把中醫當『商品推銷』,手法很有問題。」他甚至知悉有中醫為慳租金,把診所移師到食環街市裏面,「我去現場看過,執業環境非常惡劣,旁邊是乾貨店,門口有水渠,檔口沒有封頂,老鼠隨時可爬進店內,藥材貯藏也難有保證。」 就算中醫投靠NGO,也一樣有「跑數」壓力。古鎧綸知悉,有NGO會安排數十架流動醫療車走入公屋、居屋及私人屋苑,提供中醫服務,「NGO會吸納年輕中醫師走入屋邨,底薪一萬多元,再按診症人數分佣,司機則充當執藥角色,也能拆佣。NGO的管理層會『捽數』,醫師診症數目若未能達標,新一年則不會獲得續約。」 8000底薪 要「跑數」吸佣 據了解,現時私營市場對四十歲以上、擁有碩士及博士學歷的資深中醫師需求較大,醫療人員獵頭顧問公司百本專業護理服務主席關志康舉例,若中醫師的專業範疇屬腫瘤科、痛症科及婦科的話,將會更「吃香」。 他亦指出,現時集團式中醫診所會採用低底薪、高佣金形式,聘請註冊中醫師,一般底薪只有七八千元,佣金則分為診金及藥費兩部分,醫師可獲八成診金、一至兩成的藥費拆帳,讓中醫師更積極累積客源,確保收入。有業界亦指出,部分中醫診所會增加中醫師的藥費拆帳比率,以鼓勵他們使用較昂貴的藥材。 註冊中醫師胡卡認同,中醫市場幾近飽和,「不少中醫師做一兩年工作,就自己開診所,令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。」彭俊生亦說,每年也收到三至四家中醫診所的結業消息,當中以樓上鋪居多。 中港收生門檻不一 宜借鏡西醫執業試 有中醫師認為,為紓緩市場上中醫人手過剩問題,並確保業界質素,長遠應把中醫執業資格試拆分為本港及內地兩大組別,考試模式宜向西醫執業試借鏡。 內地所有人都可修讀 由於現時內地中醫院校沒有收生上限,其中醫課程畢業生可隨時來港考執業試,康河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古鎧綸估計,飽和情況會愈見嚴重,執業質素也未必有保證,故業界正建議把中醫執業資格試拆分為本港及內地兩大組別,「因內地讀中醫門檻較低,大多沒有基本學歷要求,基本上人人也可修讀,反而香港的中醫課程有其收生成績要求及經過課程資歷評審,故內地畢業生若要來港執業,其考試內容應要更全面,才更有效確保兩地中醫質素能夠接軌。」 香港前綫中醫聯盟主席李穎強亦表示,眼見大批內地中醫畢業生湧現,業界陸續有聲音要求重新檢討執業資格試的考核內容,並要求參考西醫的做法,增加針對本土病及港人體質等的題目,確保通過考試的中醫擁有處理本港獨有疾病的能力。


留言


SOPHIE'S
COOKING TIPS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 Social Icon
© Copyright© 2025 辜炳銳. ™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bottom of page